查看完整版本: 痛風的中醫診斷治療與飲食調理

國士無雙 2008-6-11 11:01

痛風的中醫診斷治療與飲食調理

奇美醫學中心 中醫部主治醫師 郭世芳

  常聽俗話說:「牙痛不是病,痛起來要人命」,痛風也正是一個如此惱人的疾病,每當午夜痛醒,常教男兒有淚、英雄低頭,尤其痛風常容易在情緒和工作壓力大時發作,更增添幾分鬱卒;隨著年終、尾牙、農曆春節、元宵的到來,痛風的發作率更是激增。

  一般說來,痛風是一個嘌呤代謝異常的疾病,其病理機轉可能為產生過多尿酸,常見原因如遺傳有關或是腫瘤崩解;另一個病機為排泄過少,例如喝水太少或使用抗利尿藥物。患者的年齡分布 95%是 30 歲以上的男性,男性為女性的9倍,而女性通常在更年期以後才容易發生。臨床的症狀表現主要為反覆發作的單一關節炎,局部常可見到關節腫脹,疼痛發炎,色紅或暗紅,以足部關節最常受影響,包括大姆趾關節及踝關節,病程久可產生痛風石,為一種尿酸鈉鹽的沉積,可沉積在任何部位,包括關節、心臟、腎臟等部位,產生不同的症狀。痛風的臨床分期可包括四期 :(1) 無症狀的單純高尿酸血症,(2) 急性發作期 ,(3) 間歇期,(4)痛風石性痛風關節炎。西醫治療上在急性期會使用秋水仙素或非類固醇抗炎藥,配合大量水分,慢性期則使用促進尿酸排泄或抑制生成的藥物,但是一般控制效果有時不甚理想,所造成的心臟衰竭及腎臟衰竭常是痛風患者的主要死因。

    至於中醫對痛風的觀點可迴溯至元代朱丹溪的『格致餘論。痛風論』:痛風者,四肢百節走痛,方書中謂之白虎歷節風症也。認為是血熱再加上寒溼邪致病。對中醫來講,由於其好發位置初期多發作於肝脾二經循行的足大趾 ,故多歸屬肝脾二經,對關節炎的處理則認為急性期多表現為濕熱型,可見組織紅腫痛,舌質紅 ,苔黃膩,慢性期多屬瘀阻型,可見關節變形,舌質暗苔薄白,治療上濕熱型應加強清熱利濕,可選用當歸拈痛湯加減萆薢、忍冬藤、地龍、薏苡仁 、西河柳等;急性發作其可選擇用滑石煎湯頻頻頓服,亦可配合蘆薈或四黃散外敷,可減輕局部的不適;慢性期應注重去瘀通絡及調補氣血,可選用身痛逐瘀湯或獨活寄生湯加減威靈仙、木瓜、絲瓜絡;尤其要調理脾胃,其實調理脾胃也正是中醫的特色,例如僅表現高尿酸血症可著重調補脾胃,升清泌濁,選用四君子湯加減萆薢、土茯苓、金錢草、牛膝等 。

    同時近代中醫對痛風研究也不餘遺力,也使得療效更加精準,曾有人針對痛風患者做舌苔的統計分析,發現黃膩苔多屬急性期,而緩解或無症狀時期多屬白膩苔,此與中醫辨證結果不謀而合。根據研究指出山慈姑、秦皮、虎杖、萆薢等中藥可增加尿酸的排泄,同時山慈姑也有類似秋水仙素的成分;五加皮含水楊酸醛具有抗熱、鎮痛、解熱的作用,對袪風濕,止痹痛有良好療效;痛風患者有血尿酸升高、尿酸排泄增多的特點 ,利用山慈姑、滑石等具有鹼化尿液作用的藥物 ,更可收到一箭雙雕之效。

對於痛風或高尿酸血症患者的飲食衛教方面,可有以下幾個要訣:

(1)減壓、限PURINE、限鹽:

    患者要注重生活起居的情緒壓力控制,戒除菸酒,避免脫水;飲食上則須注意限制飲食中嘌呤的攝取量,例如內臟、沙丁魚、魚子、蟹黃、豆類、肉汁等,都要特別小心;而食鹽中的鈉,有促使尿酸沉澱的作用,所以痛風患者也要限制鹽分,每天鹽量應限制在6g左右。

(2)少吃喝火鍋:

    火鍋所形成的濃濃的湯汁含有極高的嘌呤,所以吃火鍋最易誘發痛風。最好吃後盡量多喝水,以利尿酸排泄,並且少吃肉不喝火鍋湯。

(3)多吃鹼性蔬果:

    如体內含鹼量減少,使尿變成酸性,尿酸就很難溶解于水,很易發生結石。所以痛風患者要盡量少食用動物性蛋白質食品、肉類及米、麵等酸性食品。而要盡量食用蔬菜、海菜、海帶等鹼性食品。蔬菜特別是油菜、菠菜、白菜、南瓜等黃綠蔬菜富含微量元素鉀,具有抑制尿酸沉澱的作用。此外要多食粗糙穀物、芝麻、核桃等,用這些食物來補充人體所需蛋白質。

(4)多飲水、少喝酒:

    為使體內生成的過剩的尿酸隨尿液排出,要多飲水以增加尿量。痛風患者在沒有并發腎臟病的情況下,每天應飲用8-10杯水(2000-2500ml)。同時注意不要喝酒,因為喝酒或飲用含酒精的飲料,會在體內產生乳酸,降低尿酸的排泄量,尤其啤酒內含有大量嘌呤,有人試驗飲過一瓶啤酒,血中的尿酸濃度增加一倍,所以應該禁飲啤酒。

  如何治療痛風及減輕發作時的不適,無論對中醫或西醫來講,都是臨床上相當重要的課題,而中醫治療對發炎的控制、情緒壓力的調節及延長緩解期的時間,都具有相當好的療效,配合飲食宜忌的調理,可以讓痛風得到更好的控制。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痛風的中醫診斷治療與飲食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