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痛經中醫保健

痛經中醫保健

【什麼是痛經】
痛經是指婦女在經期或行經前後,下腹部疼痛,或痛牽引到尾椎,甚至伴有嘔吐或腹瀉的現象。痛經的發生多數在經期前1-2天,或月經來潮的第一天開始疼痛,於月經出現後,排出血塊或膜樣物後逐漸減輕至消失,也有整個月經期都痛的,少數患者月經結束後才痛。本病的發生以年輕女性為多見,原則上痛的時間越長,痛的程度越高,醫學上懷疑有繼發性病變(子宮內膜異位、宮腔粘黏等)可能性越大。

【如何面對痛經】
一、 放鬆心情、放鬆肌肉、消除緊張、煩悶或恐懼心理。
二、 熱敷下腹部。
三、 宜吃甜食、平溫性蔬果及少量的酒。

【證型及食療方】
痛經可分成下列四種證型:

一、 氣滯血瘀:也就是說您平素可能比較抑鬱(鬱悶),情緒不舒暢,鬱則氣滯,氣滯久了就成血瘀,血瘀就會造成經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矣。
藥膳:可在經前3天(若經期不準則可在經行第一天)用山楂4錢、生薑3片、紅糖適量,加水250 cc煎服。

二、 寒凝胞中:大多是經期時淋雨、涉水、游泳,或是經期貪食生冷、冰涼,或是原本體質虛寒,造成經血凝滯不暢留聚而痛。
藥膳:可在經前3天(若經期不準則可在經行第一天)用艾葉3錢、小茴香2錢、生薑5片、加水400cc煎至200 cc去渣,將雞蛋一個打入,攪拌至熟之後即可服食。

三、 濕熱下注:體內素有濕熱,阻滯氣血,或於經期、產後感受濕熱之邪(感染),濕熱與經血相搏結,而至痛經。
可於平日,用絲瓜一條,去皮切細條狀,加水適量煮熟,調味後當點心吃,每日一次。

四、 氣血虛弱:平日脾胃虛弱,或嚴重挑食,或大病久病,氣血虛弱,致使子宮無力流出經血而成痛經,此痛隱隱而喜按。
可於平日用當歸2錢、黃耆10錢、紅棗10個、加2000cc水,小火燉煮30分鐘後,當開水時時飲之。

【緩解經痛經穴按摩操】
一、 搓揉手掌:雙手掌相對密合,用力搓揉49次,使雙手掌溫熱,溫暖手上三陰經。

二、 按摩三陰交穴:翹起二郎腿,用姆指按摩三陰交穴49次,一般內分泌失調患者經常在本穴有明顯壓痛。三陰交穴位在足內踝尖直上三寸(約四橫指),靠脛骨後緣處。

三、 按摩血海穴:正坐屈膝,用拇指按摩同側血海穴49次,血海穴位在股骨內髁上二寸。

四、 按摩小腹:用手掌輕揉小腹49次,小腹部有任脈的關元、氣海,關元穴位於臍正中直下三寸(約四橫指)處;氣海穴位在肚臍正中直下一寸五分。

按摩腰部腎俞穴:雙手掌向後放在腰部,在腎俞穴上面來回按摩49次,腎俞穴位在第二腰椎棘突旁開一寸五分。         
            
本文由【台北市立聯合醫院 陽明院區】提供

TOP

發新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