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白領易患:單純性舒張壓增高型高血壓

白領易患:單純性舒張壓增高型高血壓

有沒有專降舒張壓的藥?   
  
  我是一個患有高血壓病近6年的病人,我的收縮壓從沒到超過135,但是我的舒張壓確在95左右,最高到過105 ,我服過不少降壓藥,但都是上下一起下,這樣人就很不舒服,目前我服得是壽比山和尼莫地平片,降壓效果也就一般,收縮壓在125左右,舒張壓在95左右, 我想請教各位專家朋友有沒有光降舒張壓的藥能否給我介紹一下,謝謝!

  舒張壓不易進行控制,建議繼續服用現在的藥物,有效對於血壓進行控制,請低鹽飲食。


  為什麼會引起單純舒張壓增高?

  不少中年人,由於工作勞累壓力大,活動偏少;測血壓收縮壓正常,舒張壓高於90毫米汞柱,有時脈壓差很近,如:130/110毫米汞柱,病人主觀感覺頭暈、胸悶不適。這是由於交感神經活性增高,周圍血管阻力增高所致。
 
  單純舒張壓增高是否算高血壓?後果很嚴重嗎?

  是高血壓病的早期階段。一項調查研究發現,1560例年齡小於60歲的中年高血壓病人中,一半以上為單純舒張壓升高(即舒張壓高於或等於90毫米汞柱,收縮壓低於160毫米汞柱),另外不到一半為經典性高血壓(即舒張壓高於或等於90毫米汞柱,收縮壓高於或等於160毫米汞柱)。隨訪四年,發現後組有24人發生急性心肌梗死,而單純舒張壓升高組未見一例。因此,中年人單純舒張壓升高是高血壓早期階段,近期預後較好。

  既然中年人單純舒張壓升高近期預後較好,是否可以不用治療?

  不是的!對單純舒張期高血壓仍不容忽視,因為隨著病程延長,單純舒張期高血壓可以轉變為經典性高血壓。甚至向單純收縮期高血壓發展。如果不及時治療,隨著年齡老化,預後就較差。因此在早期進行治療,包括藥物及非藥物治療。可先在早期進行非藥物治療。例如,一個病人體重超過標准體重的10%,舒張壓在 95毫米汞柱左右,體重減輕5千克以上,舒張壓可降到正常范圍。減重對舒張壓下降幅度比收縮壓更明顯。其他如低鹽飲食、適量運動等也能有效地降壓。
舒張期高血壓怎麼治療?

  
  
      據《上海大眾衛生報》 單純舒張壓大於或等於96mmHg為舒張期高血壓,是中青年高血壓的主要特征,其臨床表現為頭暈,頭脹及精神不振。這些人對單用長效鈣拮抗劑,β阻滯劑,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或利尿劑往往不敏感,且費用昂貴,難以為大多數人接受。

  在一年裡,我們對三十余例中青年舒張期高血壓患者采用珍菊降壓片(1片,3次/日)加長效鈣拮抗劑(1片,1次/日)方法治療,(對睡眠欠佳者則用珍菊降壓片一片,早、中、入睡前復降片一片方法),所有患者的舒張壓均降至90mmHg以下,收縮壓無明顯變化,病人自我感覺良好,無不良反應出現,最長隨訪期已達一年,夏季則根據血壓水平調整劑量。
舒張壓高了,怎麼用藥?  
  
  
  ●患者性別:男
  ●患者年齡:53
  ●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我自二○○一年起舒張壓就常常在90上下浮動,但無症狀,所以未用藥。近來血壓又達到134~100,請問大夫我是不是應當用藥?用什麼要比較恰當?平時應當注意些什麼?謝謝!

  舒張壓高,脈壓差小原因:心動周期中,心室收縮時動脈血壓升高達到的最大值稱為收縮壓。而由於動脈的彈性把心室收縮時釋放的一部分能量以管壁彈性纖維被拉長的形式儲存起來,於舒張期推動血流繼續流動的壓力稱為舒張壓。影響舒張壓最重要的因素是外周血管的阻力。除因外周血管管腔細小而產生阻力外,血管平滑肌的舒縮亦可顯著地改變血管阻力。原發性高血壓時,主要是阻力血管的口徑變小、升壓物質增多以及對其反應性增高而造成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導致舒張壓增高。腦缺血、高鹽飲食以及應激均可導致交感神經興奮,促進去甲腎上腺素的釋放,並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使血管收縮,外周阻力增高,導致舒張壓增高。治療:治療上以β受體阻滯劑為首選。其次為血管緊張素轉化酶抑制劑(ACEI)、血管緊張素受體拮抗劑(ARB)藥物。而鈣離子阻滯劑、利尿劑等藥物,可根據患者具體病情酌情使用。

重視單純舒張期高血壓的防治

     那麼何謂單純舒張期高血壓?是否是因為它不會給我們帶來危害而被忽視?所謂單純舒張期高血壓(簡稱IDH),是指在標准狀態下測量的收縮壓<140mmHg,同時舒張壓≥90mmHg。在實際的工作生活中,有相當多的IDH患者被忽視:他們一部分根本沒有任何不適,大多伴有的頭暈不適、精神萎靡被歸於酒精作用或熬夜、加班所致而未與重視,甚至我們一些門診醫生也未充分認識到IDH的危害,致使這部分患者在相當長的時間任由IDH的危害吞噬著他們的健康,甚或出現心腦血管意外致殘或致死,給個人和社會帶來了巨大的危害。筆者曾查閱了大量相關資料:國外雜志Lancet文章研究發現,最高舒張壓組(>110mmHg)的腦卒中危險為最低組(<79mmHg)的13倍。不管是腦出血還是腦血栓,舒張壓每降低5mmHg,危險性幾乎下降一半(西方人為27%~34%,東亞人為44%)。該文作者還預測,只要社區人群平均舒張壓下降3mmHg,就可以防止每年37萬例腦卒中死亡[2]。國外學者Bots等發現頸總動脈內膜-中膜厚度(IMT)與舒張壓之間也呈“J型”相關,舒張壓在60~69mmHg時IMT最低,舒張壓低於 60mmHg和超過70mmHg,IMT都明顯增加[3]。

      另外有一個42萬人的前瞻性觀察研究證明:舒張壓與腦卒中呈十分明確的線性相關,即使在正常范圍內舒張壓與腦卒中也有明確的正相關,舒張壓90mmHg 的人發生腦卒中比舒張壓70mmHg的人發生率明顯較高,舒張壓每增加7.5mmHg,腦卒中發生率增加46%,冠心病發生率增加19%[1]。可見 IDH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視。尤其是近些年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居民膳食結構迅速變化與滯後的相關營養指導矛盾突出:不合理的飲食習慣,欠科學的生活方式,以及健康知識的匱乏與對健康狀況的忽視,造成了高血壓、糖尿病、動脈粥樣硬化人群的快速膨脹。其中IDH患者隊伍人數激增,筆者也曾對這部分人群做過調查:發現單純舒張期高血壓(IDH)多見於男性和年齡較輕者,尤其是存在不良生活習慣者(吸煙、酗酒、睡眠不足)、工作緊張、缺乏鍛煉、缺乏醫療保健常識和忽視健康者。並且提出了生活方式的改變(包括低鹽低脂飲食,戒煙限酒,規律飲食,充足睡眠,每天進行有氧代謝運動45min,控制體重)在高血壓尤其是IDH的防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作用。

      國內另有報道對於白領工作者高血壓的研究[4]:白領高血壓以舒張壓增高為多,收縮壓和舒張壓同時增高者以及單純收縮期高血壓者相對較少;心率偏快;臨床症狀多有乏力、胸悶、頭暈、周身不適等症。文章強調了合理生活方式、適當運動、定期查體的必要性,並且提出了應用藥物鹽酸阿羅洛爾(β-受體阻滯劑)治療效果較好。

      對於單純舒張壓增高的患者,經嚴格的生活方式干預後仍居高不下者應予以藥物治療,但目前尚無效果確切或很明確的有效藥物應用,不少學者認為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ACEI)及β-受體阻滯劑可能有效,但需要個體化。筆者認為針對目前現狀,確實應該加大對單純舒張壓增高患者的重視和管理,應該高度關注 IDH的診斷與治療,強烈呼吁將IDH列入高血壓防治指南.

TOP

發新話題